“患者现在呼吸出现问题,采取气管切开治疗么?”
当医生这样询问,你该怎么办?
多数人会做出这两种回应:接受气管切开术/选择气道插管术
- 气道插管术是什么?
- 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术有哪些不同?
- 两者发挥的作用相同么?
- 选择治疗时选择哪个?
快看看下文答案!
气道能插进导管?怎么插?
气道插管术,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,通过口腔或鼻腔,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,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。
气道插进导管有什么作用?
气管插管术是抢救工作上十分关键的一项技术性,针对自主呼吸终止、本身氧供给不足、亚急性呼吸衰竭等状况,有很好的治疗效果,大幅度降低了患者致死率!
气管插管也适用于一些长期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衰竭患者,这类群体需要人为建立有效的气体通道,为有效的通气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机械通气提供条件!
气管能随便插进导管么?
气道插管术也并非全能的,也存在一些禁忌。那么,气道插管术有哪些禁忌呢?
1.喉头水肿、气道急性炎症、喉头黏膜下血肿、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者;
此类患者除非急救,否则禁忌气管内插管。
2.咽喉部烧灼伤、肿瘤或异物存留者;
3.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;
此类患者气道插管,易造成动脉瘤损伤出血等相对禁忌证。
4.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难以从插管内清除者;
此类患者应选择气管切开术治疗。
5.其他气道区域骨骼错位者,如颈椎骨折、脱位者;
6 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征,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;
7. 有出血性血液病(如血友病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)者;
此类患者插管,易损伤气道,诱发喉头声门或气管粘膜下出血或血肿,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,为相对禁忌证。
气切?插管?用什么拯救气道?
气管切开术(简称气切)和气道插管术都有自身的应用领域。
许多患者可耐受气管插管,插管治疗数周也没出现并发症。
然而长期气管插管增加会厌损伤的危险(会厌:由会厌软骨和黏膜组成的喉头上前部的树叶状的结构)。
气管切开术也有不便之处。
(详情参考“安安气切护理家园”第三期《不再犹豫!决定气切前你需要知道这些!》)
但与气管插管比较,气切更多应用于病情危重、反复发生呼吸衰竭、需要较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、机械通气时间长、或不能耐受气管插管的患者。
而且气切后患者更易于耐受,便于吸痰和口腔护理,并能自己进食。
气切相较于气道插管,更易于气道处理,并能提供更可靠的气道、减少意外拔管率,改善患者的舒适感。
同时患者对气切的耐受性要比经口气管插管好,因此可减少镇静剂的应用而获益。
气切的套管的阻力较小、无效腔较小、增加气道分泌物去除的能力和改善患者的舒适感。有些无法脱机的患者在气切后,可能成功完全脱离呼吸机。
选择气切前,需要认识一点。有些患者也可能需要长期气道保护(如神经疾病)或不能脱机(多次拔管尝试失败)。此时就需要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,考虑气切可能仅提高存活率,而增大承受慢性病的可能性。
气道插管术与气管切开术好处对比(延长机械通气时间)
查看 气道插管术与气管切开术好处对比(延长机械通气时间)
气切与气道插管两者比较,既有各自优点,也有自身的不便之处,在选择治疗时,要考虑患者健康情况、心理活动、护理条件等多方面状况,做出合适的决定。
经过多年发展,气切已趋于成熟,且应用范围已有较大扩展,除用于上呼吸道梗阻所致呼吸困难外,还可为了预防和治疗目的用于其他疾病。
现在,患者可以根据病情缓急的不同,采用常规气管切开、环甲膜切开、紧急气管切开、快速气管切开以及支气管镜或麻醉插管下气管切开等。
为保证患者心跳、呼吸骤停后,心、脑及其重要器官的供氧,对适合进行人工建立气体通道的患者,要及早选择治疗!